产教融合研究院 产教融合大数据云平台

青岛:创新银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康湾”城市战略

发布时间: 2025-11-21 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青岛市为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部署,探索康养康复创新发展,青岛市依托全国唯一的康复领域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城市的试点要求,结合独特的疗养文化、山海自然资源、海洋性舒适气候,提前布局,举全市之力推进康湾建设,以全域康养、全龄健康为理念,打造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突出实施六新行动,通过创新打造产业新体系,融合发展服务新业态,积极培育康复和康养消费新场景,持续提升宜居颐养城市新品质,最终实现健康红利经济红利”“国际影响力转化。

  二、主要做法

  (一)聚力打造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依托康复大学等高能级平台,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湾区型健康产业创新体系。康复大学以建设康复特色学科集群为引领,以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康复人才培养高地为支撑,涵盖专科康复机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等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加速发展。组织顶尖高校、企业成立产教联盟,助力康湾产业、健康学术研究等发展。围绕康复机器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细胞诊疗等细分赛道,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抢占健康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平台作用,促进国际国内双向转移转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集群。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培育招引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正大制药、明月海藻、逢时科技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

  (二)聚力打造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立足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核心功能定位,加快培育康养旅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构建活力健康消费新场景。突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加速康养、医疗、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出高端康复医疗、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海岛康养等特色产品,打造近悦远来、主客共享、居旅相宜的国际康养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新华锦、瑞源中康、环球青鸟等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本土康养机构建设了长乐居、中康康养基地等一批高品质医康养项目,精细化运营、居家医康养智慧体系等管理模式在全国各地合作推广。

中医药康养产品、康复辅助器具会展

  (三)聚力打造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

  打造健康居住新生态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开发健康居住产品,完善医疗、休闲、养老等专业服务功能,建设集多代同堂、医食住行、颐乐学为、怡康养护的品质化健康社区。统筹用好各类资源、系统开展生态打造,形成更高水平的服务供给,打造住有优居、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多层次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本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经验效果

  (一)聚焦健全组织,顶格协同推进

  出台加快推进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作为全市推进康湾顶层设计文件,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建立1个行动计划、1套政策工具包、1张项目清单、1张招商引资清单的4个1工作机制。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康湾建设。

  (二)聚焦重点领域,项目引领推进

  加大项目招引工作力度,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持续激发康湾建设发展活力。对照康湾建设重点任务,聚焦地产、银发产业、银发消费场景和社区嵌入服务生活配套等紧密领域,梳理完善重点项目清单,形成招商引资清单,抓实项目招引、审批落地、建设推进等重点环节,用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项目数字化管理、清单化推进。

  (三)聚焦健康产业,释放政策集成效应

  阶段性了解企业政策需求,对标研究国内先进城市已出台的更有力度政策情况,聚焦康养设施、康复产业、金融等领域,系统制定具有针对性与突破性的一揽子创新政策清单。出台《青岛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包括科学布局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合理配置服务功能场景、集约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全力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质量、构建健康可持续运营体系、有机融入社区治理格局等6方面11项重点任务。出台《健康青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青岛市推进中医生活化若干措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等14部门印发《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方案(2025-2027)》。

如有内容错误或侵权问题,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进行内容更正或删除文章。


下一篇: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